微信扫码
热线电话
返回顶部

CPR心肺复苏指南来啦!

分享到:
点击次数:749 更新时间:2024年12月20日14:10:53 打印此页 关闭

CPR心肺复苏术

关爱生命,救在身边


图片

一.什么是CPR

心肺复苏术,简称CPR,是针对骤停的心脏和呼吸采取的急救技术,目的是为了恢复患者自主呼吸和自主循环。

在心肌梗死、溺水、触电等紧急情况下,能否在第一时间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,为后续治疗赢得黄金4分钟,对挽救患者待得生命至关重要。


图片

图片

二.CPR的操作方法

图片

1.评估现场环境安全


2.判断意识,摆放复苏体位


立即用双手拍病人双肩,问:“先生(女士)!你怎么了?”若无反应,判断为意识丧失。复苏体位:仰卧位。松解衣领及裤带。

3.判断心跳、呼吸


通过触摸颈动脉搏动判断心跳。颈动脉位置:气管与胸锁乳突肌之间的沟内。用右手的中指和食指从气管正中环状软骨划向近侧颈动脉搏动处,告之无搏动(数1001,1002,1003,1004,1005…判断五秒以上10秒以下)。观察病人胸部起伏5~10秒(1001、1002、1003、1004、1005…)告知无呼吸。

4.呼救


来人啊,帮忙急救!拨打急救电话!取除颤仪!

5.现场心肺复苏术(C- A- B)





C:胸外按压


图片
图片

心脏胸外按压的正确部位是在胸骨中下1/3处,快速的定位方法是在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处。确保按压深度5~6 厘米,按压频率100~120 次/分,保证每次按压后胸廓完全回复原状。

A:开放气道


图片
图片

清除病人口腔、鼻腔的异物和分泌物,若有假牙应取下。若无颈部创伤,一般采用仰头抬额法开放气道。即操作者将一手置于患者前额使头向后仰,另一手的食、中两指抬起下颏,使下颌角与耳垂的连线与地面呈垂直状态,保持气道通畅。

B:人工呼吸


图片
图片

开放气道后,行2次人工呼吸,每次持续吹气时间不少于1秒。

在确保气道通畅时,操作者左手的拇指与示指捏住患者鼻孔,吸一口气,用口唇完全包绕病人的嘴部,然后缓慢吹气,观察患者有无胸廓起伏,确保足量的气体进入患者肺部。每次吹毕即将口移开,患者凭借胸部弹性收缩被动完成呼气。

吹气量以能看见患者胸廓起伏即可。按压和通气的比例为30:2,交替进行。对于婴儿和儿童,按压和通气的比例可为15:2。

6.再次评估自主心跳及呼吸


按照30次胸外按压,2次人工呼吸,30:2的频率进行5个循环,约2分钟后进行评估,通过触摸颈动脉搏动,看、听、感觉呼吸的方法,判定自主心跳及呼吸是否恢复,评估在10秒内完成。

7.复苏成功


患者平卧,头偏向一侧,为患者整理衣裤。

8.电除颤


如及时取来除颤仪,患者为可颤心律,室颤或无脉性室速,应尽早除颤。除颤完成后,患者如未恢复自主心跳,继续进行胸外按压。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
三.特殊情况的CPR

图片

a

儿童心肺复苏:1岁以上儿童酌情采用双掌或单掌按压,其他同成人,注意不同年龄段按压力度,低龄儿童不要过度吹气,以免损伤肺脏。

b

1岁以下婴儿心肺复苏采用无名指和中指“两指”按压,婴儿按压位置为“乳头连线的下方”,按压幅度为4-5cm,人工呼吸时施救者的嘴要同时包住婴儿口鼻,适当吹气不要过度,避免肺损伤。

c

溺水者心肺复苏:采取头低俯卧位行体位引流,迅速清除口鼻腔中污水、污物、分泌物及其它异物,拍打背部促使气道液体排出,保持气道通畅;随后先进行5次人工呼吸,再进入上述心肺复苏步骤。

图片


四.如何判断CPR有效



脉搏恢复:患者双侧颈动脉的搏动恢复表明患者自主循环恢复。

瞳孔反射正常:患者双侧瞳孔由大逐渐缩小,而且对光反射存在。

口唇红润:患者口唇以及甲床的颜色由紫绀逐渐转变为红润。

④ 测量血压:收缩压大于60mmHg以上。

神志恢复正常:发生呼吸心跳骤停后,处于昏迷状态,呼之不应、意识丧失,自主循环建立和恢复后,神志逐渐苏醒,四肢可指定活动。

恢复自主呼吸:患者恢复自主呼吸、胸廓有起伏,而且经鼻腔有气流呼出。


图片

五.新旧版本操作标准对比及补充

图片



图文来源:遵化市卫生健康局

文章转载:现代护理周刊


联系我们


不论是地面救护、高铁转运

还是航空医疗转运

我们拥有专业的ECMO团队

也拥有转运MDT团队

严谨求实,精益求精

生命至上,人民至上

是我们的宗旨和信念

重庆晓陆康医疗救援服务中心

  (简称晓陆康医救中心)

为重症患者提供专业的转运就医


 晓陆康医疗救援服务中心不仅承担转运患者责任,更积极承担赛事医疗保障、急救科普培训.



上一条:晓陆康医救中心紧急转运重症肺炎患者 下一条:【大总结】意识障碍的分类及鉴别诊断